重温党章发展历程 感悟百年大党的初心力量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4日 | ||
今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在出席动员大会时强调,这次党内党史教育的目的便是: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值得一提的是,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把“初心使命”作为贯通百年党史的主题词,可谓抓住了党史学习的“本源问题”。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我们可以从我党具有最高权威的党章中去探寻。党章浓缩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长史,贯通着我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我们党的根本法规,在党内拥有最高权威。下面,让我们从一大开始,沿着历届党代会的足迹,来回顾100年来党章的发展历程,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力量。 一、顺应历史潮流 领导中国革命 第一次鸦片战争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中国先进人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像洪秀全发起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晚清开明人士发起的洋务运动,具有资产阶级政治改良性质的戊戌变法,以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从试图引进别人的先进技术到试图君主立宪再到资产阶级革命,但终究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依旧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中国的革命应该走向何处?怎样才能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1915年陈独秀等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在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进行当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包含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文字也极为优美、精炼,能准确译出已非易事,要做到文字传神就更难了。就连恩格斯都说:“翻译《宣言》是异常困难的。” 精通德语、英语、日语等《共产党宣言》主要版本语言之一、拥有较高的中文文学素养、具备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有可能翻译《共产党宣言》。邵力子推荐了小同乡陈望道,亲自写信,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并随信寄去了《共产党宣言》日文版和陈独秀带来的英文版。陈望道果然不负重望。 1920年的早春,山区的气候还相当寒冷。29岁的陈望道躲进分水塘老屋附近的一间僻静的柴屋。端来两条长板凳,上面横放着一块铺板当作书桌,在泥地上铺上几捆稻草当作凳子。入夜后,点上一盏油灯,借着昏暗的灯光,埋头翻译。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柴屋因经年失修破陋不堪。尤其到了晚上,春寒料峭,刺骨的寒风透过四壁漏墙向他袭来,常常使他冻得手足发麻。但他只是凭借柴屋里简单的用具,以及老母亲给他送来的每日三餐菜饭,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邓明以在《陈望道传》中详细描述过陈望道蘸墨汁吃粽子这个故事的细节: 母亲见他夜以继日地埋头工作,身躯渐见消瘦,心疼极了,特地包了几个粽子,让他补一补身子。义乌盛产红糖,母亲将粽子端至柴屋时还随带送上一碟红糖让他蘸着吃。稍待片刻,母亲在屋外高声问他,是否还需添些红糖时,他连连回答说:“够甜够甜了。”一会儿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只见他吃了满嘴的墨汁,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陈望道只顾全神贯注地译作,竟全然不知蘸了墨汁在吃粽子。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最早中译本在上海问世,但封面上最醒目的书名,却有一个更醒目的错误:由于又新印刷厂排字工人的疏忽,“共产党宣言”被误印成“共党产宣言”。这却为后人鉴别《共产党宣言》最初版本提供了依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共早期组织的艰苦和简陋。 1921年的7月23日下午,一群学者模样的年轻人陆续走进了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三号(李汉俊寓所),一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他们大多家境殷实,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解救天下劳苦大众,解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他们的初心。一大代表历经艰辛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但是非常遗憾,很多代表最终没有与中国共产党一路同行,甚至是背道而驰。由此可见,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建立初心很容易,而守住初心很难。 在红船上,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共规定了15条,600多个字,这是党的历史上关于党的建设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标志着党的正式创立。这六百多字,其中第一点是向世人宣告我们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第二点是提出我们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直至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虽然不是正式的党章,但起到了党章的作用。在红船上,还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三人组: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2人,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 在党的二大上,讨论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标志着党的创立工作的基本完成。二大党章共6章29条4000多字,大会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及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打倒列强,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我们看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尽管时代不同,表述不同, 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 二大党章针对党的纪律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规定了开除党员的条件,包括无故连续两次不到会,欠交党费三个月,无故连续四个星期不为本党服务等都应该将之开除。可见要求非常严格,为什么这么严格呢,是形势所致,每个党员都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必须严格。 中共三大的召开:1923年6月,党三大在广州召开,出席大会的有38人,代表全国420余名党员。三大的最后一天,代表们来到了黄花岗烈士陵园,瞿秋白、张太雷现场一字一句地教授与会代表唱《国际歌》,在雄壮的歌声中,三大胜利闭幕了。从此,我们党就有了一个惯例——在党代会闭幕时要唱《国际歌》。三大主要讨论国共合作事宜,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任务。我们常说共产党人没有私心,有的就是以人民之心为心,只要能完成国民革命任务,共产党人可以让步,可以妥协甚至可以做出牺牲,这一点足以说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由于时间问题,三大对党章没有做根本性修改,章节不变,还是6章增加了一条,变成了30条。它的亮点是严格了党员入党手续,首次规定了候补党员的候补期制度(三个月到六个月)。 四大召开。在党的四大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共6章,31条。这次修正基本上保持了二大党章和三大党章的内容和结构,只做了局部的调整和个别修改。它的亮点是规定了“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第一次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组织。首次将中央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总书记”。这些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中共五大召开。1927年,五大在武汉召开。这时,中国革命处于危机关头,我们党与国民党合作以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但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共政变,使中国革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共产党的旗帜还要不要举?我们这些党员还要不要继续革命?很多人在思想上发生动摇了,有的人在报纸上登出了退党声明,有的人助纣为虐,叛变革命,捕杀我们的党员群众,破坏党组织,成了可耻的叛徒。所以,大家对五大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五大主要是解决革命危机问题,没有时间去修改党章,而是在1927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次不是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党章。虽然不是在五大上通过的党章,我们还是习惯于称它为五大党章。五大党章有很多亮点,有很多第一次。与之前的四个党章相比,五大党章改动较大,共12章85条,除了没有总纲外,这部党章结构上已经与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相似,内容上也增加了许多新的规定。比如说:第一次做出根本性修改;第一次提出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一次规定入党的年龄必须在十八岁以上;第一次规定设立中央政治局及中央委员会;重要的是第一次规定建立监察委员会。当时,我们党内出现了很多叛徒,我们党就意识到,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纪律监察机构,来维护党纪党规,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五大选举的十名监委成员,其中有七人牺牲在刑场或战场上,无一人叛党投敌。 1928年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党章发展史上唯一在国外修改和通过的党章。 因此,六大党章的主要起草者不是中国人,而是共产国际指定的团队。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中国革命问题,主要是由中国同志认识的,不是共产国际管中国问题的同志认识的,共产国际的同志就不了解或者不完全了解中国情况。”这种情况导致党章不可避免地脱离中国实际,并带有明显的苏共党章印记。通过的六大党章一共15章53条,过分强调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其中将监察委员会改为审查委员会,但它任务过窄,主要是监督各地党会的财政,替代不了监察委员会的作用,对党的建设起到了不好的影响。尽管六大党章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但它的总体原则和基本精神还是正确的。 党的七大在1945年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这时,距离1928年六大已经过去了17年。从1928年召开六大,到1945年召开七大,这两次党代会的时间相距达17年之久。而且,中共七大自发出会议通知到会议结束,前后长达6年,会议开了足足50天,这一切,都堪称中共的全国代表大会之最。七大一再延期召开,一方面有外部战争环境的影响,恶劣的环境使得党必须集中全力领导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另一方面,也有党自身准备不足的原因,全党对一些重大的问题没有形成一致看法。 党的七大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最成功的一次党代会,也是我们党独立自主召开的党代会,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党属于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级组织要服从上级组织,理应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但是1943年共产国际寿终正寝,我们就解除了同共产国际的组织关系,所以党的七大是我们党独立自主召开的党代会。七大党章也是我们党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制定的党章,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一部党章,它的最大亮点是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同时增写了总纲部分,标志着党的建设走向成熟。我们都知道总纲是党章的核心和灵魂,通过总纲就能判断出我们党最基本的执政理念,它阐述了党的性质、宗旨、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路线、基本政治经济政策,等等;总纲像一面旗帜,吸引着无数的有志之士加入到党组织中,正如《国语、晋语》中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志同道合者方为同志。这个“志”就是总纲之志,因此通过党章总纲,我们就可以凝聚起全党的共识,实现全党思想统一,目标一致。 七大党章第一次强调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写照,蕴含了共产党成功的密码。蒋介石1949年检讨大陆失败,全是政治原因,没有一条是军事原因,尤其是反省脱离群众这一点上是最基本的一条。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此,党代会召开地点就设在了首都北京。1956年9月,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身份发生了变化,由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党章肯定要修改,而且修改的幅度非常大。 首先第一点是明确党代会的召开周期。所以,在八大党章中就明确了“每届党代会任期是5年”,但是八大之后,“左”的思想迅速蔓延,而且八大做出的很多决定都被改变,都被否定了。那什么时候恢复了5年召开一次党代会呢?是从1982年十二大。从十二大到党的十九大一共连续七届整整35年,都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召开。这也是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八大党章中还有一点格外引人注意,就是删去了毛泽东思想。但是,不提毛泽东思想,丝毫不影响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丝毫不影响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当然,党章的修改过程中也走了很多的弯路。这个弯路主要体现在党的九大、十大、十一大三部党章上。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得到彻底的扭转和纠正。 1982年通过的十二大党章,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章,是七大以来或者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一个最好的章程,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真正意义上步入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正确轨道。十二大党章有很多亮点:首先是增加了禁止个人崇拜的内容,增加了“党的干部”一章,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首次写进入党誓词。从十二大开始,党章修改的基本原则是适当修改,只修改那些必须要修改而且已经形成共识的地方,对于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就不要修改了,这样就维护了党章的权威性、连续性和总体稳定性。 1987年通过的十三大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是迄今为止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部分条文修正的方式对党章修改,修正案共10条,有13出增删改动,着重体现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方面。比如首次规定了差额选举办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1992年通过的十四大党章,最鲜明特点就是郑重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写进了党章。 1997年通过的十五大党章,仅仅修改了一百多字,但是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了轰动,那就是把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通过的十六大党章,最大亮点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写了社会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可以申请入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十六字原则等内容,新增了党徽党旗一章。 2007年通过的十七大党章,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和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但是大家注意,这是要求全党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并没有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直到五年之后的2012年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才正式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十八大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的感受,那就是理论创新的脚步实在太快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我们目不暇接,所以有必要对这些新理论进行提炼总结,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这就成为十九大党章的新亮点了。 我们今天学习的十九大党章实际上是以十二大党章为原版、为起点,是98年来1部《党纲》,17部《党章》与时俱进,不断接力、探索集大的一部《党章》。因此,一部党章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奋斗史。 小结: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章是随着我们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逐渐成熟而不断完善的,它反映着党的理论的发展,反映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反映着党的成熟程度。 从党章发展历程,我想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共产党人信仰的坚定、初心的不悔、使命的不渝,可以读出战争的残酷、生命的多情,可以读出共产党人经历的所有苦难与辉煌、百年大党的初心力量,也是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前行的力量。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