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平台托起司法“e时代”——青州法院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纪实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12月19日 | ||
青州法院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积极适应“互联网+”新形势,践行“科技强院”理念,努力推进诉讼服务、执法办案、司法查控和审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搭建服务法院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平台”,使青州法院迈入了司法的“e时代”,促进了司法质效的多重提升。 服务平台:诉讼服务信息化 今年年初,来自江苏徐州的张某到青州法院起诉一起合同案件,从立案到判决,他的手机里一直保留着青州法院短信平台发送的9条短信。“没想到青州法院诉讼服务这么周到,我在老家也能及时通过短信得知案件到了哪一步,查封到了什么财产,省得我来回跑了。”刚领到判决书的张某向记者展示着短信说道。 适应手机应用广泛、操作简便的特点,青州法院在案件流程管理系统设置立案、保全、送达、开庭、宣判、执行立案、评估拍卖、财物过付等14个节点,系统会将重要流程节点信息以手机短信方式发送给当事人,以便于当事人同步获知案件流程信息。另外,司法公开系统能够从电子卷宗中抓取适宜向当事人公开的卷宗材料,实时传输到公开平台,当事人可以凭立案时获得的查询密码在法院官方网站和查询触摸屏,随时查阅案件的起诉状、答辩状、庭审笔录、证据材料等材料。 同时,该院还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渠道,如搭建网上送达系统,根据当事人立案时预留的电子邮箱发送法律文书,开通网上交流系统,实现了当事人与法官的面对面交流咨询和答疑解惑,架设远程调解系统,通过视频连线进行远程调解,为当事人提供更多更周到的诉讼服务。 办案平台:执法办案智能化 积如小山的案卷,写满笔迹的台历,杂乱无章的桌面……这是青州法院五年前很多法官办公室的场景,但在网上办案系统投入应用之后,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法官每天上班后,打开网上办案系统的工作界面,日程安排、待办案件、案件进程、审限提示等信息都一目了然,法官无需再费时费力地理清工作思路。更重要的是,该系统的各子系统能够实现兼容运行,做到了审判、执行数据的一次录入、全程共享,制式法律文书的模板化处理、一键式纠错,以及电子卷宗的同步生成和案件信息的全程留痕;同时,该系统还具备手写输入功能,以便于不熟悉电脑应用的法官也能够共享系统应用、加快办案进度。智能化的网上办案系统,大幅减轻法官的工作量,也让法官逐渐摆脱了“累觉不爱”的工作氛围。 “一份判决书,根据办案系统预设的法律文书模板,只需在案件的事实和说理部分添加内容就能完成拟稿,而从纠错、排版到发布,只需点击鼠标,系统就能自动完成,这些快捷方便的系统功能,使我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该院青年法官张钰谈到网上办案系统时说。 除此之外,网上办案系统的数据共享功能,可以帮助该院的案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自动抓取审判执行工作数据,生成各部门和全院的态势分析数据和统计分析表格,将相关数据和评估结果生成图表,并能进行同比环比分析,精确对照态势变化,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查控平台:司法查控集约化 青州法院经过充分地论证调研,厘清了司法查控作为司法辅助行为的权力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司法查控机制,通过司法查控集约化运行,推进了司法查控的高效和规范运行。 2014年6月,该院组建了独立编制的司法查询中心,并研发具备内外衔接功能的司法查控系统,即在法院内部,通过审判管理系统,把分散在立案、审理、执行各阶段的大多数财产查控事项汇集起来,由查控中心统一办理,办案人员只需把查控材料和手续以电子卷宗的形式流转到查控中心,查控结果就会按设置时间自动生成查控台账、存入电子卷宗,在法院外部,通过与金融、公安、工商、国土、房管等部门搭建的信息化协作平台,把协助查控通知以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批量打包发送至协作单位,并通过平台接收协助查控的反馈结果。自运行以来,该院查控中心共办理45332次司法查控,查控存款金额1710万元、车辆2570台、房产2992套,提交查控事项的反馈率达100%。 青州法院创新的集约化财产查控机制,改变了以往‘两名干警一台车’的人工查询财产模式,能够实现 “多案一查”、“一查多用”, 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多头查控”和“重复查封”,不仅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而且大幅提升了司法查控的效率,同时,这一查控利器也消除了当事人对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和“消极怠工”的疑虑,增强了对司法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管理平台:审判管理精细化 审判管理涵盖案件评查、节点管理、审限管理及业绩考核等多个板块,这些“烧脑”的工作零散琐碎,不仅费时费力,也容易出现失误。借助信息化的科技支撑,青州法院逐步完善审判管理平台的各项功能,实现了案件的精细化管理,促进了办案效率、办案质量和办案效果的三重提升。 2014年,青州法院建立了数据集中、资源共享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案件全流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该平台的智能控制功能,能对传输到平台存储的卷宗材料、工作日志等案件信息进行可视化的检索、提取、评查等管理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键操作实现所有案件的扎口结案和裁判文书的网上公开。“大数据”平台还具有人性化的功能设计,不仅能对临近审限的案件进行自动预警提示,防止超审限案件和长期未结案件的发生,而且做到了网上裁判文书制作的全程留痕,极大排除了执法办案的不当干扰。同时,该平台的统计系统还能自动实现审判数据的统计分析,所有办案业绩和考核指标均由系统后台运算自动生成,并对法官业绩进行分类排名,考核结果更加科学、规范、客观。 “随着收案数量的日益增多,审判管理系统的设计还要继续完善。”该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传奎介绍说:“与此同时,法官的办案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审判管理不应仅着眼于司法质效的提升,还应当体现对法官的人文关怀,这将是我院审判管理工作的一个方向。”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