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新泰市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泰安市新泰市人民法院 http://taxtfy.sdcourt.gov.cn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把诉讼服务做到百姓心坎里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25日

  八百里沂蒙,是一片有着光荣历史的红色热土。在这片热土上,有一个充满蓬勃生机、富有创造活力,始终为百姓着想、为当事人提供优质诉讼服务的团队——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自2011年成立以来,临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着力打造“团结实干、敬业创新”的诉讼服务品牌,全面履行化解纠纷、服务群众的工作职责,各项工作实现了新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硬件提升

  诉讼服务全面提档升级

  周一上午,诉讼服务大厅却静悄悄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熟练地帮助当事人办理网上立案。从简单的窗口式事务性工作,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集约各类解纷资源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实现了全面的提档升级。

  诉讼服务中心整合诉讼服务事项,将所有零散的诉讼事务全部整合到服务中心,一揽子办理群众的立案、调解、速裁、执行等各种涉诉事务;配合全流程网上办案,全力推动智慧诉讼服务建设,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律师服务平台、分调裁审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15个诉讼服务平台的全面上线和深度应用,实现了诉前调解、立案登记、速裁快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的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推动了“厅、网、线、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

  诉讼服务中心李萍时常想起十年前刚入职时的情景,那时她在大厅做导诉服务工作。有一天早晨,还不到上班时间,她像往常一样提前来到诉讼服务大厅,刚打开门,看到一位大娘坐在台阶上吃煎饼。李萍给她倒了杯热水,问了下情况,原来老大娘是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想申请执行。由于家住蒙阴县,离市区比较远,为赶时间,早上四五点就出发,辗转坐车来到这里,没顾得上吃饭。大娘说,家里喂着蚕,活儿很多,早点办完了好回去干活。李萍当时心里就想,啥时候老百姓办事不用这么奔波多好。没想到,短短几年就实现了。

  “2012年入职以来,我一直在诉讼服务中心工作,十年来,我亲眼见证了诉讼服务大厅从‘柜台式’到‘开放式’的变化,从窗口排队办业务到随时随地网上办理,从当事人来回奔波到‘最多跑一次’,我们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之前大厅里熙熙攘攘,我们一天忙下来,连口水都来不及喝。”李萍心有感慨地说。

  如今,临沂中院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了诉讼事项“全程网办”,在线服务平台提供39项网上办事功能,实现诉讼全流程“零跑腿”。诉讼服务中心大门外设立“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当事人可以自助完成立案、缴费、打印法律文书等业务。对操作有困难的群众,大厅里有工作人员代为办理。李萍的工作也从线下改到了主要在线上。

  平台完善了,效率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初心却从未更改。“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法院的窗口部门,处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队伍的综合素质、纪律作风尤其重要,直接关系到法院在老百姓心目中形象。我们要真正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这是临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王健青时常讲的话。

  十年前,临沂中院成立了独立建制的诉讼服务中心,并迅速在全市法院全面推开。全市构建了以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为统筹、14个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为支撑、77处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为站点的一体化诉讼服务体系,确立了“司法为民、真情服务”的服务品牌,设立了27项服务清单,制定了统一的服务流程,实现了机构名称、形象标识、服务品牌、服务清单、服务流程的“五个统一”,形成了临沂法院统一的诉讼服务品牌形象。

  2022年,临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荣膺“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这颗星,也许就是这个群体不断发展完善的注脚,也是非凡十年的见证。

  诉调对接

  构筑一体化解纷机制

  翟建光在法院工作了40余年,退休后应聘到执行和解中心当调解员。老伙计们都不理解:“办了一辈子案子还没办够?退休了下下棋钓钓鱼多好!也不知道到底图个啥。”老翟听了就笑笑,也不回答。

  前年夏天,老翟调了个案子。那天,诉讼服务中心大厅突然涌进来几十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非常激动,要求立案强制执行一家房地产公司。原来,纠纷的起因是业主与开发商因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逾期办证交房承担违约赔偿责任引起的涉众诉讼执行案件,涉及业主600余户。来的21个业主已经仲裁胜诉,其他业主也纷纷申请仲裁并陆续开始成批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这些案件全部立案执行,法院案件数量就会骤然增加600余件。而且涉及申请执行人众多,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翟建光在详细了解案情后,分析了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点,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对尚未申请立案的执行案件暂缓立案。经过十多天的努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完毕,取得了“一案做示范,多案皆化解”的良好效果。

  这个案子和解了,领导和同志们都赞扬老翟,叫他“金牌调解员”。老翟自己也很高兴,他说,这就是自己的乐趣所在。

  有人说,调解有时候就是和稀泥。调解员王殿琛认为,在分清是非、厘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就不是和稀泥。

  一起货款纠纷,一审判令连云港某公司偿还临沂某公司货款322万余元及利息180万元。连云港公司经营不善,已人去厂空,被法院依法查封,当地政府想要盘活土地,一时陷入僵局。连云港公司以超诉讼时效等为由提起上诉。二审时,王殿琛提出了调解方案,建议从政府先前代连云港公司缴付的土地保证金里扣除本金,偿还临沂公司,临沂公司放弃利息,法院解封,土地归政府处置。最终达到三方共赢,圆满化解纠纷。

  近年来,临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与市总工会、市妇联、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市场监管局、仲裁委等22家单位全面开展线上、线下诉调对接合作,同时重点着眼民生工程、聚力营商环境,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诉源治理,对金融、建筑、物业、房地产、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行业领域多发易发纠纷,积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研究源头治理举措,建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非诉衔接机制,制定统一的类型化纠纷赔偿标准、证据规则等,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纠纷产生。

  临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格局,突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等重点环节,依靠基层、依靠群众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着力构建“全面衔接、重点突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实现了案件收案量下降、群众满意度提升的工作目标。

  2022年,临沂全市法院新收案件197235件,同比下降7.51%,成为山东省唯一实现收案“三连降”的地市,全市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9.33%,诉源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有人说,调解员就是“守门人”,源头化解,把案子解决在“门”外。老翟说:“我在法院40多年,接触了无数案件。退了休我愿意当这个‘守门人’,也是一个老党员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

  软件再造

  满足群众全方位需求

  “您好,这里是临沂中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这是3名接线员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怎么联系法官?我想查查案件到什么进度了。”“我想起诉离婚,怎么立案?需要哪些材料?”……每天少则七八十,多则上百个这样的电话涌入。

  2022年10月27日,线下诉讼服务被迫按下了暂停键。3名接线员全部居家办公,坚守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线员王世英耐心地解答一个又一个问题,连续三天,嗓子哑得说不出话。

  在第三天的值班清单上,只有一句话:今日接电量剧增,大概有210多次,声嘶力竭。四岁的女儿问她:“妈妈你怎么了?”她指着嗓子:“疼。”

  第二天早上出门时,小女儿拿了一个橙子放在她包里,说:“妈妈你今天嗓子疼就吃橙子。”

  “要懂法律、反应快、有耐心,更要善于沟通,忍得了委屈。”王世英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遇上态度不好的、表达模糊逻辑不清的,就需要认真听清当事人的诉求,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联络沟通,给当事人说明反馈时间。

  “我们对接线员都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实战培训,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服务群众。”临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晓燕表示。

  2020年以来,临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始终坚守一线,履职尽责,充分发挥12368热线“百姓有所呼,法院实时应”的快捷优势,加大服务平台的保障力度,积极畅通热线通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用真诚服务架起法院与人民群众沟通的连心桥、暖心桥,用声音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她”力量,确保群众打得通电话、找得到法官、问得清情况、收得到回复,让司法为民更接地气,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体会到司法的温暖和关怀。三年来,共接听群众来电51498人次,实现满意度100%,接通率100%。

  诉讼服务无小事,诉讼服务又是繁杂。新进人员实行轮岗,要在半年内把诉讼服务的每个岗位都轮值一遍,全面熟悉诉讼服务各项业务,以保证团队的有机高效运转。郭忠永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经过轮岗,已经全方位熟悉了每个岗位的职能。李萍和伙伴们已经开启了新的十年征程,她们坚信未来定会更加精彩。王媛媛和王世英对12368热线的交接反馈工作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老翟的女儿生二胎了,他准备下半年去帮忙带外孙了,毕竟两个孩子老伴一个人带不过来。大家送上了祝福,还有点舍不得。

  诉讼服务永远在路上,薪火相传,开启下个十年。

  摘自《人民法院报》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