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各类电信诈骗特别是涉学生案件高发,7月13日,省高院发布了两起涉未成年人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揭露了近期常见的电信网络骗局,提醒莘莘学子假期时谨防掉进诈骗陷阱。
玩游戏送礼物
2020年6月,被告人冯某某等人通过“快手”App以“送手机、发福利”为诱饵,将多名未成年被害人拉入QQ群内,诱骗被害人使用微信、支付宝扫提前备好的付款二维码骗取钱财,共计骗取未成年被害人王某某等人共计6.2万余元。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冯某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
据了解,游戏类诈骗是学生暑期上当受骗的重灾区。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社交平台上贩卖游戏装备、买卖游戏账号,引诱未成年人在虚假交易平台或者私下交易,盗刷父母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余额。还有部分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设计钓鱼网站,伪装成游戏运营商,发布“送金币”“充值”等优惠活动,引诱当事人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以此来获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甚至盗刷绑定的资金账号。
“天上不会掉馅饼,红包背后藏陷阱”,法官提醒,随着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使用的低龄化,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面对有针对性的诈骗手段,极易掉入诈骗陷阱。
招募兼职设陷阱
不法分子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等途径广泛发布暑期兼职刷单广告,利用学生急于赚钱的心理设下骗局。
2018年上半年,被告人甘某某通过招揽同乡、在“58同城”发布招聘信息等方式招录人员,组成了以甘某某为首的28人诈骗犯罪集团。该诈骗集团中有7名被告人均系未成年人,其中3名未成年被告人均是在网络招聘平台上求职时加入。
该团伙利用网络交友软件虚构身份,寻找同性恋网友聊天取得被害人信任后,再以玩赌博游戏能赚钱为诱饵骗其下注,通过控制赌博结果骗取被害人钱财。该诈骗犯罪集团通过上述手段骗取100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630余万元。
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甘某某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15万元;其余被告人以诈骗罪被判处12年6个月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法官提醒,广大家长及青少年,要甄别招聘信息,对招聘平台上高薪资、岗位不详的求职信息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工作内容疑似诈骗,要想办法脱离并报警,切莫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省高院新闻发言人杨霄表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任重道远。“全省法院将持续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持严打高压,以扎实有效的措施防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同时提醒广大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另一方面不要向未成年子女泄露支付密码,更不要随便开通免密支付,谨防诈骗。”
(文章来源:太原晚报)
进入暑期,各类电信诈骗特别是涉学生案件高发,7月13日,省高院发布了两起涉未成年人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揭露了近期常见的电信网络骗局,提醒莘莘学子假期时谨防掉进诈骗陷阱。
玩游戏送礼物
2020年6月,被告人冯某某等人通过“快手”App以“送手机、发福利”为诱饵,将多名未成年被害人拉入QQ群内,诱骗被害人使用微信、支付宝扫提前备好的付款二维码骗取钱财,共计骗取未成年被害人王某某等人共计6.2万余元。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冯某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
据了解,游戏类诈骗是学生暑期上当受骗的重灾区。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社交平台上贩卖游戏装备、买卖游戏账号,引诱未成年人在虚假交易平台或者私下交易,盗刷父母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余额。还有部分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设计钓鱼网站,伪装成游戏运营商,发布“送金币”“充值”等优惠活动,引诱当事人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以此来获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甚至盗刷绑定的资金账号。
“天上不会掉馅饼,红包背后藏陷阱”,法官提醒,随着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使用的低龄化,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面对有针对性的诈骗手段,极易掉入诈骗陷阱。
招募兼职设陷阱
不法分子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等途径广泛发布暑期兼职刷单广告,利用学生急于赚钱的心理设下骗局。
2018年上半年,被告人甘某某通过招揽同乡、在“58同城”发布招聘信息等方式招录人员,组成了以甘某某为首的28人诈骗犯罪集团。该诈骗集团中有7名被告人均系未成年人,其中3名未成年被告人均是在网络招聘平台上求职时加入。
该团伙利用网络交友软件虚构身份,寻找同性恋网友聊天取得被害人信任后,再以玩赌博游戏能赚钱为诱饵骗其下注,通过控制赌博结果骗取被害人钱财。该诈骗犯罪集团通过上述手段骗取100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630余万元。
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甘某某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15万元;其余被告人以诈骗罪被判处12年6个月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法官提醒,广大家长及青少年,要甄别招聘信息,对招聘平台上高薪资、岗位不详的求职信息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工作内容疑似诈骗,要想办法脱离并报警,切莫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省高院新闻发言人杨霄表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任重道远。“全省法院将持续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持严打高压,以扎实有效的措施防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同时提醒广大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另一方面不要向未成年子女泄露支付密码,更不要随便开通免密支付,谨防诈骗。”
(文章来源: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