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本院文件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关于为全区“突破提升年”和“十大突破提升行动”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28日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关于为全区“突破提升年”和“十大突破提升行动”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区“两会”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区委“21234”工作体系要求,采取有效管用措施,为全区“突破提升年”和“十大突破提升行动”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助推全区高质量发展起势加速,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建设中贡献更多法院力量、体现更多法院担当。

  二、职能发挥

  (一)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突破提升行动

  1、加强商事审判工作提升我区经济活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审理执行好买卖、委托、担保等商事合同纠纷案件,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释放、融通,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我区经济活力。设立金融案件专业合议庭,提升金融、类金融案件审执质效,为科创金融业在我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助力辖区企业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将全院审判庭全部升级改造为具有在线诉讼、远程庭审功能的审判法庭,确保疫情常态化下审判执行工作正常开展。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善意文明执行,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用,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二)服务保障战略实施突破提升行动

  3、建立院领导联系服务三大战略制度。院领导及相关业务庭室直接联系对接济南中央活力区、济南中央商埠区、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三大战略,定期走访、调研问需。在相关街道办事处设立三大战略法官巡回工作室,组织法官及时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

  4、开辟涉三大战略案件“绿色诉讼通道”。对可能涉及三大战略的拆迁补偿、合同、建设工程等案件,在立案庭设置专人审核、把关、分流,并强化立、审、执联动,依法高效、妥善处置涉及“三大战略”的相关案件。

  (三)服务保障开发建设突破提升行动

  5、依法保障征地拆迁工作。充分发挥非诉行政审查职能,依法监督支持行政职能部门打击非法占地、违章建设等行为,为政府依法拆迁扫清障碍。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妥善处置涉及拆迁类相关案件,依法支持政府的合法拆迁行为。

  6、开展法律延伸服务。针对拆迁类案件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发挥典型案例的作用,加大涉拆迁工作的法律解读和政策宣传。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帮助行政机关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拆迁行为。制作《行政审判白皮书》,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四)服务保障产业优化升级突破提升行动

  7、助力工业强区、现代金融、数字经济和科创产业。通过发挥审判职能和延伸服务,助力企业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依法审理执行好金融、类金融案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服务全国有影响力的新金融产业特色集聚区建设。对接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等园区,主动问计问需,提供针对性服务。

  8、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发展。加强破产审判庭建设,综合运用破产、重整、和解等方式,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企业转型升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开展涉金融、小额担保、物流服务、房地产等领域涉法问题调研,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召开府院联动会议,助力依法治区,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推新业态、新动能产业升级,推动美丽市中建设。

  (五)服务保障改革开放突破提升行动

  9、用自我改革的深入促进全区改革发展。按照上级法院要求,扎实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依法审理执行好标的额5亿元以下的各类纠纷,让更多的大企业、大项目愿意留在市中发展。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形成更多的市中改革经验。在审判工作中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处置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类纠纷,服务保障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10、助力全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依法妥善处置与招商引资相关的案件,以及涉及招才引智劳动争议案件、人事争议案件,发挥相关职能部门、工会的作用,多做调解协调工作,力促纠纷实质化解,助力更多的企业、人才愿意留在市中扎根发展。

  (六)服务保障社会治理突破提升行动

  11、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优化法官与诉调对接员结对开展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制度,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社区、进网格、进乡村,推进万人涉诉率考核,加强对行业调解、人民调解、专业调解组织的指导,加强与社区网格员对接,形成矛盾纠纷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办的格局,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市中版。

  12积极开展“八五”普法。聚焦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深入开展“法治六进”和“八五”普法,与区司法局、各街办联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民法典实施、校园防欺凌、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法治宣传。加强与教育机构协作,推动更多的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完善智能机器人“小法管家”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七)服务保障风险防控突破提升行动

  13、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市中。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严厉打击侵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和涉药品、毒品、食品犯罪,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电信诈骗等涉众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市中。

  14、加强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实行首问负责、移位处理、联合审查、诉讼听证、上挂追责等措施,加强涉诉信访工作。运用法治化手段,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加强信访隐患排查梳理,落实“一人一事一案一策”管理。坚持三防合一,全面精准防控,确保庭审、卷宗、法官、诉讼参与人、安全生产等万无一失。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对无理缠访、闹访、违法群体访依法严厉打击。

  (八)服务保障生态打造突破提升行动

  15、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合议庭,依法审理好涉及水流、土地、矿产、资源类案件,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污染耕地、水流、破坏山林、毁坏林木、非法开山采矿、非法狩猎捕猎等生态犯罪,保护山林、河流、耕地、物种生态环境。

  16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牵头推进好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和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三个指标的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加快“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兴隆法庭建成启用,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执行工作力度,采用拘传、罚款、拘留、纳入失信、限制高消费、移送追究拒执罪等措施,强力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拓展裁判文书、庭审、流程信息和执行公开,打造透明诉讼环境。实行简案速裁、普案快审、类案专审、繁案精审,促进执法办案提质增效。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关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展难问题,对超过法定限额的贷款利率不予保护。

  (九)服务保障民生改善突破提升行动

  17、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妥善审理涉及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劳动争议、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民生案件,加强执行工作,保护人民群众基本民事权利。践行共享理念,对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以及其他从事第三产业人员平等保护。开展涉办证难、腾房难案件的专项清理,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18、完善“小柿暖心办”等诉讼服务品牌。擦亮“小柿暖心办”诉讼服务、“1133”服务体系、特色品牌调解工作室、“网上法院”等诉讼服务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十)服务保障党的建设突破提升行动。

  19、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定期、主动地向区委、区委政法委、区人大汇报工作,向区政府、区政协通报工作,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政协支持开展好法院工作。主动对接区委中心工作,能动参与区委对相关问题的处置,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

  20、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制定2022年党建工作要点,开展“在服务大局中看党建”专项活动,进一步擦亮党建品牌,完善党建工作专项考核,引导干警通过服务中心工作落实党建责任、展现党建风采。

  三、保障机制

  (一)打造一流活力品质强院。贯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区“两会”会议精神,围绕全区未来五年总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和中心任务,树立唯旗誓夺、勇争第一、敢做唯一的志气、勇气、胆气,实施党建工作、服务保障、审执质效、法院文化、队伍建设、智慧管理、基础设施七大突破提升工程,建设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彰显品质、更具先进特质的一流活力品质强院,努力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建设中、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

  (二)打造“五个过硬”法官队伍。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全面提升法官队伍的政治素质、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筑牢政治根基,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内外监督,严肃追究司法不公、不廉行为。

  (三)打造“四个到位”保障机制。政治引领到位,坚持党委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法院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措施保障到位,汇聚全院最优质的人财物资源,强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监督管理到位,成立专门的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实行项目化管理模式,跟踪监督问效,定期通报工作进展,落实落细服务保障任务,并将本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考核。沟通协作到位,积极与区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常态化开展府院联动,合力推进服务保障工作。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办公室       2022年3月2日印发

关闭

版权所有: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97号 电话0531-12368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