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关于为全区“123456”工作体系和“有效落实年”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22日 | ||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济中区法【2021】3 号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关于为全区“123456”工作体系和“有效落实年”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1、明确服务保障工作整体思路。我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引领,聚焦聚力全区“123456”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造一流办案水平、服务水平,更好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为建设新时代强省会高品质城区提供司法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职能发挥 2、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群众诉讼权益。加强对在线司法平台的宣传、培训,健全电子诉讼规则,实行网上立案、网上缴退费,充分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诉讼平台等开展网上视频调解、在线庭审、卷宗材料和裁判文书电子送达等工作,保障疫情常态化下的人民群众诉讼权益。 3、纾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强民商事案件的调解力度,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关注疫情对当事人履约造成的影响,综合考量当事人之间的约定、疫情的发展阶段、疫情与履约不能或履约困难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疫情影响的程度等因素,妥善处理。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善意、文明执行,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对受疫情影响导致资金困难的企业,加大诉讼费用缓、减交的支持力度。 4、开辟涉大局服务案件“绿色通道”。在立案庭设置专人对涉大局案件进行审核、把关、分流。开辟绿色诉讼通道,快立、快审、快执、快结涉项目攻坚、双招突破、改革创新、乡村振兴、环境治理、民生改善等案件,加快办案节奏,缩短办案周期,及早化解相关纠纷,避免因诉讼、执行延误拆迁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进程。 5、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市中。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严厉打击各种侵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和涉药品、毒品、食品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市中。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从严从快惩治涉黑恶犯罪,做到长效常治,净化环境。依法处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案件,加大财产追缴力度,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维护社会安定。 6、服务项目攻坚和城市建设能级升级。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形式,为城建、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和重点项目的规划、征地、拆迁、建设、落地提供法律指导帮助。充分发挥非诉行政审查职能,依法配合行政职能部门打击非法占地、违章建设、扬尘污染、毁林毁绿、廉租房违规出租、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依法审理涉及房屋和土地征收、旧村改造、城市更新行政诉讼案件,助力北部核心区、中部崛起区、南部生态区三大空间建设。 7、服务五大新兴产业高地建设。依法审理金融、类金融案件,严厉打击套取金融资金转贷行为,防止和遏制金融资本“脱实向虚”。通过成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中心、设立联席会、举办“司法•金融”法治论坛、组织相关授课、提出司法建议、解答法律咨询等方式,助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服务山东新金融产业园建设。依法审理电信服务、网络服务、科技服务、智能制造等合同纠纷和商贸纠纷,服务保障数字经济、科技文创、智能制造、高端商贸等产业高地建设。 8、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发展。成立破产审判庭,综合运用破产、重整、和解等方式,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企业转型升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开展涉金融、小额担保、物流服务、房地产等领域涉法问题调研,深入相关企业协助作好重大合同起草,帮助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防范经营风险,营造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推新业态、新动能产业升级,推动美丽市中建设。 9、营造最优法治环境。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大格局。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推行全流程网上办案,促进办案质效提升。加强裁判文书、庭审、流程信息和执行公开,打造透明诉讼环境。持续加力减少平均办案用时,注重运用多元解纷、诉前调解、简易小额程序适用、胜诉先退等措施,减少诉讼费用。设立专业化法庭,提高买卖合同纠纷办案质效。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关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展难问题,对超过法定限额的贷款利率不予保护。加强执行工作,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向社会作出公开服务承诺。 10、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依法审理涉及农村产权保护、投资融资权益、农业科技创新案件,惩处生成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坑害农民利益犯罪,维护农业生产秩序和农民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审理农村土地承包案件,深入贯彻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促进完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1、服务市中社会建设文明创建。审理好、执行好涉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案件,坚持主流价值观,发挥规范、指导、评价、引领社会价值的功能,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对违约行为依法处置。对消极逃避执行等行为,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法院信息栏、电视台、广播、微博、网站、新闻发布等,将失信信息公开曝光,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局面。 12、深化“法治六进”和八五普法。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点开展“法治六进”和八五普法活动,与司法局、17个街办建立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和司法协作机制,开设“微市中•法课堂”自媒体专栏、完善智能机器人“小法管家”服务功能,为辖区群众提供24小时随时在线咨询服务。 三、保障机制 13、建设“六个一流”品质法院。继续强力推进队伍全国一流、办案全国一流、服务全国一流、管理全国一流、智能化水平全国一流、法院文化建设全国一流的品质法院建设,夯实法院工作基础,提升法院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在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中走在前列、担当先锋。 14、打造“五个过硬”法官队伍。认真组织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提升法官队伍的政治素质、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实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内外监督,严肃追究司法不公、不廉行为。 15、夯实“四个到位”保障机制。政治引领到位,坚持党委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依靠党委推进工作,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措施保障到位,汇聚全院最优质的人财物资源,强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监督管理到位,成立专门的服务保障领导小组,落实落细服务保障任务,并将服务保障全区“123456”工作体系和“有效落实年”的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法官的绩效考核。沟通协作到位,积极与区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合力推进服务保障工作。
主题词: 服务保障 工作体系 有效落实年 意见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2021年2月21日发布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97号 电话0531-12368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