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柔情 捍卫正义——德城区法院少审庭副庭长王茜
王茜,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参加工作,现任少年审判法庭副庭长,从事刑事审判十二年,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2016年,共审结刑事案件77件,业务考核位居刑事审判第二名。
审慎细致办铁案
作为刑事法官,她铁面无私,明察秋毫。“法官工作有百分之一的误差,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错误。”基于这种理念,她认真对待每一件案件,认真把好案件的每一关。不管案件大小、难易,她总是会在庭前认真阅读卷宗,核实证据,制定周密细致的庭审提纲、为开庭做好充分准备。在庭审过程和庭审后,认真组织合议庭成员进行评议,反复推敲案情。制作法律文书时,总是会深入调查、反复核实,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定罪量刑准确,让每一件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2005年至今,她共审结700余件案件,判决800余人,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法轮功等重大疑难案件,无一上访、申诉、发还。
春风化雨润心田
作为女法官,她春风化雨,温暖人心。2013年始,她担任少年审判法庭的副庭长,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她始终坚持以“教育、感化、挽救”为原则,不放弃、不歧视任何一名未成年被告人,每件案件开庭审理前,她都坚持会见未成年被告人及其父母,详细了解未成年被告人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等情况,分析未成年被告犯罪的主客观原因,指明未成年被告人改造方向,帮助、鼓励未成年被告人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重拾生活信心,并帮助未成年被告父母重视、提高家庭教育。庭审中,专门开辟法庭教育环节,除由法官、专职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从不同角度对被告人进行教育外,充分利用家长的亲情教育感化未成年被告人。在一起持刀抢劫案中,五名被告人中三人作案时系未成年人,二人作案时刚满十八周岁,两人系在校学生,两人生活在单亲家庭。五人通过网吧、奶茶屋认识仅几天,只因其中一人想“借”一辆船式摩托车去表姐的婚礼上风光风光,五人便实施了持刀抢劫。面对孩子的懵懂无知,面对家长的痛哭流涕,作为一名少审的法官,她痛心了。在与被告人和其父母接触过程中,她不断地讲解法律,演绎亲情,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感化的同时,也让家长们了解到为人父母却对子女教育的缺失。该案审结后,四、五年来都没有交流过的侯某及其父亲,第一次面对面地流泪了;张某的父亲特意从东北给法官打来电话,表示虽然儿子被判刑,但仍要谢谢法官,今后将多关心孩子,督促孩子好好改造……
以人为本促和谐
作为刑事审判的女法官,她心系百姓冷暖,演绎法网柔情。在确保案件公平公正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热情文明,不就案办案、不机械执法。她审结的案件,民事当事人满意,刑事当事人伏法,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与被害人孙某系邻居,因两棵树侵占宅基地,致使双方八年间由不断的争吵最终升级为打斗,造成人身伤害。在指导被害人孙某民事赔偿举证的过程中,王茜了解到该案的根结在两棵树,她意识到,如单纯就案办案,解决不了两家的根本矛盾,并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不安定因素,必须从源头消除隐患,平息、化解矛盾。在春节前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她加班加点,找双方当事人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遍遍地讲解、一次次地调解。她的诚心及耐心打动了当事人,李某表示认罪伏法,孙某也表示不再要求巨额赔偿,双方就民事赔偿达成了和解协议。王茜又腾出一下午的时间,亲自指挥当事人伐树。在凛冽的寒风中,孙家人拿出自家较体面的棉衣,李家人脱下自己身上的羽绒服,争相披在法官身上,在感动的同时,她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司法为民,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情怀,一份责任。